发布时间:2025-02-21 17:48:22    次浏览
领导干部真心拒贿,却被人讥为太呆板、假正经;不法商人找关系行贿赂去包工程揽项目,被人羡称为有能力、有门路;一些贪官和不法商人落入法网,被一些人归因为后台不硬、赶上他倒霉等等。在某些人眼里,腐败竟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些均是腐败文化的表现。(摘自——法制网)所谓“腐败文化”是将腐败行为、腐败现象等当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一旦这种腐败观念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一定阶层人员所追求的生活方式,以至于逐渐变成被一些特定群体所默认甚至接受和提倡的价值观。“所谓的从众心理,就是大家都觉得很‘脏’,但是不同流合污的话得不到任何便宜。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一边骂贪官,一边又寄希望于通过腐败能够捞取更多好处”。如今我们身边也时常出现这样的例子,“走后门”成为人们托关系办事情一种必要的选择,随着这种风气越来越重,那些廉洁自律、不靠人际全靠自己的人反而成了常人眼中的“异类”,被人瞧不起,在背后指指点点。面对这样可悲的现实,我们是否都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身的价值观,从根本上总结一下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错误认识呢?政府以及机关部门同时应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纠正“笑贫不笑贪”的扭曲现象,引导人们认识“腐败文化”的危害,在全体公民中营造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廉政文化氛围,铲除“腐败文化”的滋生土壤。